木雕的来历
木雕木雕艺术同其他雕塑艺术一样,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生;只是一开始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,直到人们有了审美,木雕才真正成为一门艺术。
木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的中国,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,已出现木雕鱼。秦汉两代木雕工艺趋于成熟,绘画、雕刻技术精致**。施彩木雕的出现,标志着古代木雕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。
唐代是中国工艺技术大放光彩的时期,木雕工艺也日趋**。许多保存至今的木雕佛像,是中国古代艺术品中的杰作,具有造型凝练、刀法熟练流畅、线条清晰明快的工艺特点,成为当今海内外艺术市场上的“宠儿”。明清时代的木雕品题材,多见为生活风俗、**故事,诸如吉庆有余、五谷丰登、龙凤呈祥、平安如意、松鹤延年等木雕作品,深受当时社会欢迎。
仿古木雕的两种技艺
一、打培技艺。我们古人在进行雕刻商品的时候,会先在一块没有任何形状的地方进行雕刻,打坯的正确意义就是将一块简单的木头弄成一个有了基本的造型,这是木雕制作成不同的作品较基础的基调,而且这也是一个关键性的程序。如果打坯的样式没有得到合格的话,那么这些不同的图案是无法设计出“立体”的图稿,这样的话就无法将产品生产出更加优秀的灵动感。
二、 修光技艺。修光不仅是对于打坯的重复制作,更重要的是需要修正如果打坯中出现的一些错误。有些木雕的坯子虽然在打坯的时候检查是没有问题的,但是难免在搬运的时候会出现不同的损伤,而且有些修光的师傅如果在进行修光的时候,看到坯子是不太适合自己的手法的话,就会稍稍的做一些改动。
木雕怎么处理雕刻之前的木材
1.人工干燥:木雕厂家人员将木材密封在蒸气干燥室内,借蒸气促进水分蒸发,使木材干燥。(根据木材的大小、厚薄,如4cm板材烘干时间一般需要一个星期),干燥的程度较高可使木材含水量仅达3%。但经过高温蒸发后的木质发脆失去韧性容易受到损坏而不利于雕刻。通常讲原木干燥的程度应保持在含水量30%左右。
2.自然干燥:同时木雕厂家人员将木材分类放置通风处(板材、方才或圆木),搁置成垛,垛底离地60cm左右,中间留有空隙,使空气流通,带走水分,木材逐渐干燥。自然干燥一般要经过数年或数月,才能达到一定的干燥要求。
3.简易人工干燥:一是这些河南木雕厂家人员会用火烤干木料内部水分。二是他们用水煮去木料中的树脂成分,然后放在空气中干燥或烘干。这两种方法干燥时间可能缩短,但侵水后的木材容易变色,有损木质。